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厨神”刘波平创新186道菜品:工匠精神就是磨练技能
2017-11-18 16:58:5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厨师不只是做饭人,更是做人

  在刘波平饭店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着“劳动最光荣”五个字。在他看来,劳动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对于厨艺行业来讲,想要做一名好的厨师需要拥有勤劳和智慧去进行永无止境的钻研。”虽已当总厨多年,刘波平却未曾离开过一线,直到现在还坚持去后厨,他认为这是一个与徒弟交流心得、不断打磨技艺的过程。

  刘波平在手机记事本一直留有写给徒弟的入行词: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要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工匠精神。

  “在烹饪的艺术道路上,无论是隐匿在背巷小街普通餐馆的厨师还是跻身于五星级酒店的‘大厨’,都有责任和义务带好徒弟,将传统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做好产品,专注于自己的技能,是他提醒自己,也是对徒弟说得最多的话。从业34年,他为社会培养餐饮人才3000余名,其中大师级厨师20余名,很多徒弟屡屡在国际烹饪大赛中获奖。

  “不光是做菜,做人道理也要传承”,刘波平认为,教授徒弟不能只是技艺的传承,更多是责任的传承。

  九寨沟地震后,刘波平迅速组织厨师奔赴抗震一线。刘波平供图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刘波平召集徒弟和志愿者共12人,第一时间奔赴抗震一线,为抢险救灾解放军战士煮饭烧菜,同时带领自己团队开展公益讲座,传承中华饮食文化。今年九寨沟发生地震后,他再次组织徒弟迅速参与到抗灾救援中。

  “一名厨师,不仅要分享美食,还要承担责任,在社会需要你的时候,厨师更应该体现自己的价值。”刘波平表示,厨师不能只是做饭人,更要做好人。

  今年7月,刘波平获评重庆第二届十大“巴渝工匠”,他告诉记者,未来他想创建一所渝菜技艺传承工作室,在那里,没有生意,只有一群热爱中华饮食文化的人。

  刘波平在厨房。中国青年网记者张博摄

  刘波平向记者介绍烹饪食材。中国青年网记者张博摄

  刘波平店中“劳动最光荣”字样。中国青年网记者张博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