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川区三泉镇窑湾村,这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成为村民的致富路。记者郑宇摄
一个原计划耗资100万元的通村道路整修工程,最后竟超支十几倍,成了1300余万元的“大工程”;原本坑洼难行的山间村道,变成了“最美乡村公路”……
这是去年发生在南川区三泉镇窑湾村的事情。这条路,成了当地人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今年下半年,尝到甜头的窑湾人又将新的修路规划提上了日程。
一条“最美乡村公路”
从南道高速三泉互通下道,经S104省道,再经过老龙洞景区转向进入通往窑湾村的通村公路,两三个“回头弯”后,眼前的景色会让人叹为观止。
郁郁葱葱的山腰,黝黑的柏油路盘旋入云端;到了山顶,眼前的景色又有“天路十八弯”的感觉。
“在南川区,甚至全市范围,都难找出这样一条通村公路。”刚到窑湾,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晓强便邀请重庆日报记者“兜风”。
这条村道长7.07公里,宽6.5米,按照旅游公路的标准修建,全程沥青路面,绝对算得上通村公路中的“奢侈品”。路刚修好不久,就被一些骑行、自驾爱好者发现,成了他们眼中的“最美乡村公路”。
在王晓强的指引下,顺着公路一侧放眼望去,重庆日报记者还清楚地看到一座酷似“睡佛”的大山。王晓强说,这是未来窑湾重点打造的景点——睡佛山森林公园。
丰富资源隔阻山中
一个小山村,为什么要修高规格旅游公路呢?
窑湾村村长王永强说,窑湾虽穷,但到处是“宝”——这里是金佛山北坡唯一拥有水源的村,辖区内有两座水库。同时,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12000亩。此外,这里距离主城仅1个多小时车程,夏季气温平均不到30摄氏度……
此外,窑湾村土壤富硒少镉,在全市范围内都属为数不多的优质土壤,适合发展优质稻米等多种农副产业。
然而,这一切,却因为路被隔挡在了大山之中。村里唯一的公路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坡度陡、路基窄,没有硬化,且多年失修路况极差。
因为交通不便,村民想赚钱,只能外出务工。
“道路不畅,是阻碍窑湾致富发展的‘拦路虎’。”王永强说。
各显神通合力修路
2015年7月,南川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窑湾村通村道路改造被提上日程。按照计划,该区将投资100余万元新修1.2公里道路,并对其余道路进行简单维护。
“不行!这样不解决问题!”当年7月,负责整村脱贫的驻村工作队进驻窑湾村,带队的南川区政协副主席广巨雄在了解情况后,联合多个部门修改了规划。
结合实际,新规划中,通村老公路将进行全面改造,原宽度为3-4.5米的机耕道式公路,将被提升改造为宽度为6.5米的沥青公路,并依托沿线景观,形成一条高质量旅游通村公路。
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钱从何来?
王晓强回忆说,为了修路,驻村工作队涉及的相关领导、部门、公司可说是各显神通。广巨雄利用私人关系,联系了江苏一家设计院,几乎用成本价完成了道路设计;綦南供电局以成本价对道路周边的电杆进行搬迁。
然而,到2016年3月工程开工时,资金缺口还有1000多万元。
怎么办?
南川区交通部门对该村补助426万元,南川区发改委提供专项资金50万元,南川区财政提供“一事一议”专项资金38万元,市扶贫集团提供专项基金50万元,市供销总社提供110万元,南川区旅游局号召当地企业捐赠123万元……
得知修路缺资金,窑湾村村民们还自发组织捐款,300元、1000元……仅村民自己就集资30来万元。为给公路“让道”,两户村民还自愿进行了搬迁。
2016年11月,通村公路建成,耗资1300余万元。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门联动 道外区再拆4.4万余平方米河湖“四乱”2021/09/09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