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改革五年再造三个中国通号

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
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通号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引进阿尔斯通、西门子、德意达等全球知名企业进行投资外,还引入民营资本,以增资扩股或组建方式与多家民营企业实现混改,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介绍,除集团公司及承接非上市资产的企业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外,股份公司及下属企业已100%完成股份制改革。2017年,集团公司和下属三家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制,三家下属企业已完成新公司的工商变更工作,同时集团公司的改制方案已于9月初上报国资委,预计年底前将完成工商变更工作。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中国通号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在年均20%以上增速。截止2016年末,中国通号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是2012年的5.5倍、2.7倍、3.2倍;资产总额是2012年的3.3倍,净资产是2012年的3.7倍。“可以说,中国通号用五年的时间再造了三个中国通号。”周志亮说。
标准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
技术过硬、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中国通号,也积极推动中国高铁及技术标准走出去。座谈会上,周志亮向中央媒体记者团一行介绍,中国通号自主研发的列控系统核心设备无线闭塞中心(RBC)、车载自动防护装备(ATP)和地面电子单元(LEU)先后通过了欧盟TSI认证,获得了走出去的“通行证”为中国高铁高标准走出去提供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支持。
在坚实的技术支持下,2017年4月,中国通号成功签署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合同。同时,目前正在追踪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美国加州高铁、中泰铁路、中老铁路、马新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推动中国高铁及全套技术标准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展示“中国高铁”这一国家名片。
按照中国通号的规划,未来将在巩固既有技术优势同时,开展基于北斗导航的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智能综合运输系统、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铁列控系统等行业前瞻性研发,满足人民对智能交通、安全出行的更高需求。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门联动 道外区再拆4.4万余平方米河湖“四乱”2021/09/09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