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中国梦实践者]王传喜治村记
2018-01-22 15:58: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管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玩土”

  旧村改造腾出500余亩地;

  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了全村2600亩土地;

  从毗邻的5个村,流转土地7000余亩。

  ——代村,1万余亩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

  “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王传喜念好了土地经。

  多少人看上这片土地?

  送礼的扛来200万元,想要块地,上个项目。

  是一个污染项目,坚决不能上,王传喜让人家把钱扛走。

  他大大小小推辞了上百宗污染项目:“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

  各种关系打来招呼,想买块地开发房地产,王传喜坚决不卖。

  南水北调,为防止污水流入,要建污水处理厂,需要代村的70亩地,王传喜二话没说,马上答应:“这是国家工程,要服从大局。”

  如何做好土地文章?

  王传喜特别用心。

  土生万物,还是从这里下手。建设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这是全国首家被命名为国家农业公园、规模最大的生态农业旅游庄园。现已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

  记者走进农业公园,锦绣兰陵、华夏菜园、沂蒙山农耕博物馆、荷兰风情园、百果园……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走到一个地方,精美的彩条,丝丝缕缕垂下,这是哪位能工巧匠织成的如此美妙的帘子?

  工作人员说:“这是锦屏藤的气根,是天然的垂帘,我们称为‘一帘幽梦’!”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

  这个农业公园,每年仅门票收入就3000多万元。

   “吃城”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代村既不靠山,也不靠海,但代村靠城,王传喜“吃城”有方。

  代村商贸物流城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800余亩,入住商户1500余家,租金年收入3000余万元人民币。

  代村商贸城、农业公园内的商铺以优惠的政策首先安排本村村民经营。目前全村经商户已达到512户,户均年收入达到了30万元。

  多年来,代村选择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集体与个人同步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集体分红、补助等形式惠及每一个人。

  2017年全村各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2万元,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

  代村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乡村”“中国最美村镇”等称号。王传喜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2017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幸福之光

  “绿树掩映小洋楼,空气清新人长寿,使用沼气新能源,文明卫生又方便,条条大路通家园,乡村胜似城里面。”这个在代村很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2015年,代村在没有占用一寸耕地建房子的情况下完成了整村旧村改造,并且还腾出来几百亩建设用地,实现了零占地、零违章、零投诉。代村完成了旧村改造3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楼65栋,小学、幼儿园、卫生院、老年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广场一应俱全。

  在代村,60岁以上老年人分年龄段、按月享受“老年优待金”;60岁以上老人住进村集体提供基本生活设施的“老年公寓”。

  1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院门口写着“幸福家园”的老年公寓,走进1号楼1单元,敲开101室的门。李学全领着记者参观这60多平方米的住房,村里把床、桌、冰箱、炉灶……准备得齐全,提个包来住就行。他说:“平时练练书法,看看书报,过得很幸福!”

  村里每年举办“十星级文明户”“美在农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奖励活动,使家庭美德之花竞相开放。

  村里破除办理“红白”事的陈规陋习,社区党委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代村,吹动着文明新风!

  “打铁还得自身硬”

  王传喜办公室的书橱里摆着200多本笔记本,这是他的工作日记,上任以来每一天的主要事情,他都写了下来。

  在办公桌右边的柜子上放着半包饼干。秘书刘聪说:“王书记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我买了饼干放这里,他饿了就吃点。”

  由这半包饼干,让记者想起张德华讲的故事。他是兰陵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退休后帮着办《新代村》报。他说:“王书记特别爱学习,特别能拼命!每天都干十六七个小时,他的时间按分钟算。”

  2017年6月19日下午5点多,王传喜来到张德华工作室。两人交流了一会,张德华出去上洗手间。王传喜看到纸盒里有饼干,就拿起来吃。张德华回到房间,忙说:“那不能吃了,过期了,还是半年前,小外孙女来玩时吃剩的。”王传喜应道:“我从昨天晚上忙到现在还没吃饭,有点头晕、胃疼。”张德华说起这件往事,用手抹去眼角的泪。

  这是朋友的泪,还有母亲的泪。

  老年公寓,经常有孩子去看望父母。有的老人见了王传喜的母亲就问:“怎么不见传喜来看爹娘?”王传喜的母亲为给儿面子,就说谎:“俺儿忙,都是晚上来,您没看到。”

  有一次,王传喜到了父母家。母亲问:“你多长时间没来了?”他喊了声:“娘……”想说什么,还没说出来,泪水就掉了下来。母亲也不住地流眼泪……

  王传喜的父亲对记者说:“我骑着三轮电瓶车出去买东西,传喜的娘就嘱咐:‘千万注意安全,咱可得好好的,别给孩子添心事。’”

  还有妻子的泪。

  王传喜顾不上家,妻子刘会芳辛苦操劳。

  记者让她谈谈眼中的丈夫,她低下头,只是一个劲地流泪,说不出话来……

  还有妹妹的泪。

  “有一次,我到哥哥家,他吃完饭,坐到沙发上……”她边说,边不时用纸巾擦泪,“我去刷碗筷,刷完回来,看到哥哥在沙发上就睡着了……哥哥整天太累了!”

  妹妹王传丽举了个例子。村里有个工程,人们报名,我丈夫李峰昌是干工程的也报了名。报名的多出一组,得通过抓阄减去一组。哥哥想,一旦抓空的是别人,人家可能就会想到是照顾了妹夫。他把峰昌喊出去说:“你别干了,免得让人说闲话。”“好的,哥,听您的。”

  王传丽说:“哥哥常对家人讲,不要想着沾光,有个好名声就是沾光!”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