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走近英雄航天员群体,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
2018-01-23 16:50:23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作为航天员大队唯一还没有飞天的首批现役航天员,邓清明形容家人是“科技工作者、保障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等多种角色的集合”。

  “神十一”任务中,航天员邓清明再一次止步于发射塔前,再一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

  从酒泉返京,妻子一如既往穿着大红的衣服,捧着一大束鲜花,像迎接凯旋的英雄般迎接他。晚上回来,推开家门,邓清明看到家里收拾得非常整洁,桌上摆着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和三杯斟满的红酒。妻子端起红酒,望着邓清明深情地说:“不管结果怎样,我们这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你让我尊敬,你为孩子做出了榜样!”女儿也举起杯说:“爸爸加油,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航天员邓清明进行肺功能检测。

  那一刻,邓清明再也忍不住,冲到洗手间,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任眼泪流淌。回顾20年的备战飞天路,邓清明感叹:“飞天的使命实在太重太重了,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航天员很难坚持下去。”

  漫漫天梯,一起守望。

  航天员公寓到家属楼,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却如同隔了万水千山,相距天南地北。妻子分娩当天,刘旺还在考试;女儿40℃高烧,聂海胜仍在训练;长时间封闭训练,见不到父亲的儿子打电话给陈冬:“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与家属在返回航天城的车上。朱九通摄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正如一位航天员所说,他们“缺席了家中太多时刻”。他们的爱人既要当爹又要当妈还要当家,既要照顾好老人又要料理好家务,还要兼顾好工作,人人堪称“女汉子”。

  天地九重,一路牵挂。

  在“神十”飞天的15天里,航天员王亚平的父母每天只做一件事:盯着电视看直播。看见女儿画面时开心,看不见时揪心。老父亲经常半夜惊醒,一身冷汗,坐在床上自言自语:“我女儿还在天上呢!”

  王亚平与丈夫在家学习。

  王亚平回家那天,母亲见到她第一句话便是:“你飞了15天,我和你爸能折寿15年。”王亚平当即问:“今后若再有任务,你们还让我上吗?”旁边的父亲不假思索地抢话说:“当然让你上!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支持!”

  家人的相伴、守望、牵挂,经年累月地向航天员传递着信心、勇气和力量。他们飞得有多高,歉疚就有多深。

  太空行走,英雄凯旋。有人问翟志刚在想些什么,翟志刚笑盈盈的脸上忽然有些沉重:“要是我能搀着老妈到处溜达溜达该多好啊,可惜他老人家再也看不到了!”

  三度飞天,世人敬仰。被誉为“超长待机英雄”的景海鹏,提起弟弟时热泪盈眶。在备战“神十一”任务最关键的时期,一直在老家照顾老人的弟弟猝然病逝。因为怕影响景海鹏训练,有一次弟弟瞒着他把母亲带到北京做手术,事后还被他狠狠骂了一顿。如今,景海鹏再也没机会跟这个说“你来尽忠,我来尽孝”的弟弟道声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