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金寨4月23日消息 如何能让城乡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还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安徽金寨通过打造新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贯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医改的福利。
远程医疗让贫困患者不出县看大病
51岁的贫困患者蒲霞光,家中有5口人,其中公公、婆婆与其本人皆患有重病,丧失劳动能力。蒲霞光的儿子在湖南上大学,丈夫打散工的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记者在金寨县人民医院的贫困户健康病房中见到她时,她刚做完一场化疗。2013年12月,蒲霞光在合肥济民肿瘤医院诊断为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康复。但健康的状态没维持多久,又于2016年2月份被诊断出卵巢癌,由于出现腹水,无法手术,只能进行化疗。2017年,转到金寨县人民医院的蒲霞光在该院肿瘤科共计住院9次,花费90657.95元,但通过安徽省金寨县对贫困户实行的“351”政策,即贫困户本人自付金额在县内不超过3000元,蒲霞光最终只需支付3000元医疗费。

县级医院能否担负起对癌症患者的诊治?金寨县人民医院院长吴杰告诉记者,目前县医院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是远程会诊合作医院,并且是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如果遇到疑难杂症,由合作的三甲医院大夫进行远程诊断,我们根据情况来实施治疗,遇到县医院不能解决的就转诊到上级医院。”
2015年起,安徽省首批15个县启动“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牵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医共体,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组建医共体,关键在于改革支付方式。通过改革,各成员之间有了利益关系,从而真正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安徽省卫计委健康脱贫办主任杨绪斌说。
慢病大药房购药取药“一站式”
为方便全县慢性病患者购药,满足特殊疾病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金寨县人民医院于2016年开始筹建慢性病大药房。该药房采取挂号、开单、拿药“一站式”。对慢性病患一律实行免费挂号、现场开药、即时“一站式”报销、并提供预约购药服务,最大限度方便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针对贫困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记者当日在金寨县人民医院采访时,遇到不少前来排队结算的贫困户,其中一位病人家属告诉记者,入院或结算时只需提供《扶贫手册》、身份证原件及签订“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协议后,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就可以办理住院。
“如果有病人需要的药品我们暂时没有,还可以帮助他代购。”金寨县人民医院慢病大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7年,金寨县人民医院共计为52978人次患者提供慢性病购药服务。其中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结算共计2515人次;“180”补偿合计金额为349005.86元。
据该院院长吴杰介绍,目前覆盖的慢性病扩大到45组,对贫困户逐人逐病进行鉴定发证。截至目前,全县共为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发证20900人,对已核准发证的慢性病患者,签约医生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定期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随访服务。
除了对贫困人口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外,2017年,金寨县还对全县68万城乡居民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并新增DR等检测项目;此外,还建立了全民健康体检信息查询系统,城乡居民可查阅电子健康档案和体检结果,来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