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乡村医生杨静(化名)是村里现有的三位村医之一,大湾村有3521名村民,其中贫困户242户,贫困人口717人,目前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签约服务对象。杨静几乎掌握着每名患病贫困户的状况,她需要定时上门给贫困户送药、看病。由于各个自然村之间相对分散,又是崎岖的山路,最远的时候杨静走过近十公里山路。
综合医改中,分级诊疗制度是“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必须推动“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但百姓看病是自由的,不能强制转诊,若仅靠提高基层医保报销比例难以有效引导,必须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引导建立柔性双向转诊制度。安徽省卫计委健康脱贫办主任杨绪斌向记者分析。
乡村医生在最基层监控村民的健康状况,遇到不能诊治的,由上一层的乡镇医院接手;疑难杂症,再接着向上转诊,这是分级诊疗的一般模式。杨绪斌认为,医改的核心是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因此分级诊疗也应从这一核心出发,让乡镇卫生院有实力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让患者自愿在基层看病。

安徽省首创的县域医共体与其他省市的类似举措最大的差别在于“共同”二字,即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是利益的共同体、责任的共同体和发展的共同体。以胆结石这一常见病为例,金寨县人民医院院长吴杰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普通胆结石手术,在县级医院约需四五千元,在乡镇卫生院只要两千左右。“这就说如果他(胆结石患者)能在基层诊治的话,就能省下一半的钱,把常见病患者留在基层,符合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利益,更能减轻患者奔波求医之苦和医疗费用负担。”吴杰说。

为让基层能留住更多患者,几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对金寨县人民医院实施精准帮扶,全院中级以上职称医生分别与乡镇卫生院医师、村医建立师带徒关系,手把手、“一对一”专门帮带。同时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三方视频交流,乡镇卫生院医生可直接向大医院专家在线请教。“在医共体机制下,帮扶基层就是帮助自己。县乡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不仅使医共体的利益最大化,也最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吴杰说。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