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苏凝/画
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晤,一拍即合,互相引为知己。在一起相处的十多天里,他们决定共同写一本书来清算自己之前的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捍卫他们已经共同承认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这就有了他们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
我们先来看这本书的副标题——“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读起来很拗口,什么意思呢?在当时的德国哲学界,“批判”是个很时髦的词,哲学家们都认为“批判”能够推动社会进步,都以自己能“批判”为荣。青年黑格尔派更进一步,要对其他哲学家的批判进行再批判。这时的青年黑格尔派已经陷入唯心思辨的泥潭,越来越脱离现实的政治斗争,躲进哲学领域,宣扬“批判的批判”的奇怪思路。而且,他们莫名其妙地认为只有他们这些“批判的个人”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讽刺这些人的狂妄,就把这些自以为高高在上、俯视人间的青年黑格尔派戏称为“神圣家族”,而且有样学样,把自己批判他们的书的副标题取名为“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
在对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等进行深刻批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整理自己发现的新的世界观,在1845-1846年联手创作了第二部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部书也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从唯物史观诞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实事求是和无情的批判,这两把大锤的重要作用。
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从工人阶级状况中汲取现实养料,对工人阶级不仅有理论上的认同,更有情感上的认同;同时,马克思左右开弓,既批判魏特林盲目的冒险主义倾向,也批判蒲鲁东一味调和的保守主义倾向,完成了思想上的华丽转身,俯瞰欧美工运风云,终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面旗帜。
马克思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也是时刻抡起“实事求是”和“无情批判”两把大锤,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捶打。

恩格斯搜集了大量关于工人生存状况的一手资料,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苏凝/画
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研究,最早是受到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启发和影响。恩格斯在1842年—1844年间,深入英国曼彻斯特贫民窟进行实地调研,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搜集了大量关于工人生存状况的一手资料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描述非常生动,这本书可以当成一本纪实文学著作来读。而且,恩格斯还论述了,英国工人之所以处于这种状况,就因为英国引以为傲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工人也必然会在沉默中爆发,成为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历史力量。恩格斯有个观点,对马克思很有启发,“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同时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工人运动的情况,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在关于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罢工问题上,马克思和卢格之间的分歧公开化了。卢格曾就此事件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的文章,文章指责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不仅算不上是社会起义,因其政治意识低下,就连政治行为都算不上。马克思立即写文章反驳,马克思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需要这种政治行为,因为它需要消灭和破坏旧的东西。但是,只要它的组织活动在哪里开始,它的自我目的,即它的精神在哪里显露出来,社会主义也就在哪里抛弃了政治的外壳。”此外,马克思还大力赞扬了德国工人运动的创新精神,“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在一开始就做到了法国工人和英国工人在起义结束后才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被烧毁的不仅有机器——这些工人的劲敌,而且还有账簿和财产契据……英国工人起义没有一次像这样勇敢,这样有计划,这样坚强。”
马克思对工人阶级不仅有理论上的认同,也有情感上的认同。那时的马克思整日“混迹”于社会主义思想团体和工人群体中间。马克思通过对工人群体的实调查研究,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更让他对工人阶级这个群体有了情感上的亲近。马克思曾经说,“人的兄弟情谊不再是空洞的词句,而是一种现实,人的尊严从他们劳累的身躯上向我们投射过来。”
一生论战无数,这段时期最重要的两个论战对手是魏特琳和蒲鲁东。
魏特林“大火爆炒”私有制
魏特琳是个普通的工人,也是德国工人运动史上著名的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的时候,曾经震动了当时德国的思想界。马克思称赞这部书是德国工人的“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只要把无产阶级巨大的童鞋拿来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矮小的政治烂鞋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够预言德国的灰姑娘将来必然长成一个大力士。”

马克思和魏特林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马克思拳头锤在桌子上,说了一句“无知从来帮助不了任何人。”苏凝/画
后来,魏特林来到布鲁塞尔,和马克思以及一些工人团体的代表进行了一次座谈。在这次座谈会上,马克思和魏特林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马克思说,魏特林,你在德国搞出那么大动静,说说你的理论基础。魏特林说,工人不需要啥理论基础,关键是点燃他们的战斗激情,不要与资产阶级做任何妥协,无产阶级的幸福只存在于自己的宝剑上。马克思说,唤醒工人如果没有一种科学的思想或建设性的学说,那么就等于宣传空洞的、骗人的游戏。马克思“啪”一下,拳头锤在桌子上,震得油灯乱晃,说了一句“无知从来帮助不了任何人。”魏特林的固执在现实的革命形势面前被撞击得粉碎,各地共产主义团体也纷纷抛弃了这个革命的狂想家。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