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爱跳舞的杨先生和糜阿姨。

独居的谭阿姨在自己家里。

谭阿姨平日里喜欢养龟。

以房养老项目负责人王甦。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从今年8月起,要把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以房养老”)推广至全国范围。
早在2014年,广州就是国内“以房养老”的首批试点城市。四年来,仅23户33位老人选择以房养老;另有4户老人,正在走相关程序。这些老人最年长的85岁,最年轻的61岁。选择以房养老的老年人不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也不高,试点4年,全国仅有一家。
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广州参与以房养老的老人。“以房养老”后,老人们的晚年多了一笔“养老金”,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独居老人以房养老
一周饮三次茶养龟为乐
70岁的谭阿姨住在越秀南一幢正对着东濠涌高架的老楼梯楼里。屋子在5楼,面积不到32平方米,楼龄近30年。平时她几乎佝偻着背,一步一步攀上5楼,到了家门口,早已气喘吁吁。
她也曾担忧被骗
谭阿姨做“以房养老”反向抵押已经两年。她30多岁离婚后一直单身,没有子女,“上山下乡”回广州后,在珠江钢琴厂找到一份工作。上世纪80年正逢改革开放春风,谭阿姨辞职“下海”,做服装买卖。
上世纪90年代,谭阿姨花了16万余元,买下了这套住房。因为早离开单位,谭阿姨只能自行购买社保、医保。2000年左右,她一次性补缴了4万多元社保,开始每个月有养老金领。“当时补缴的社保,就是按最低的那一档缴的,因此每个月能领的养老金也是最低的。”谭阿姨说。
随着年龄增长,长年独居的谭阿姨越来越担忧养老。她的亲戚多在香港和佛山,虽然年轻时攒下一点积蓄,但那些钱都防着以后生病。每个月2000元多一点的退休金,让她的生活变得非常拮据。谭阿姨怕热,几乎一到中午就开空调直到第二天早上,每个月水电燃气花费加一起差不多500元,剩下1500元,应付一日三餐,她连衣服都不舍得买;房屋西晒,她不舍得买窗帘,直接用墙纸、报纸糊在玻璃上。
幸福人寿广东分公司以房养老项目负责人王甦说,至今还记得谭阿姨做“以房养老”时的情景,“来了三四次,每次问得详细,但一直没下决心,总担心受骗上当。”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项目实体提供服务 通河县全力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投产2021/08/29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