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无比珍贵的眼镜
在且末县阔什萨特玛乡小学幼儿园当幼师的周文绯,至今还记得侯朝茹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她珍藏着当年侯朝茹给她配的眼镜。
“上高中时家里条件不好,侯老师没少照顾我和我哥,高三时侯老师给我俩花1300多元配了最好的眼镜。”周文绯说,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戴着那副眼镜,“它对我来说珍贵无比”。
周文绯总说是“侯老师们”的坚持改变了她的一生,成为她坚定回到且末的理由,如今她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候朝茹接受《焦点访谈》节目的采访。
对于侯朝茹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听到学生们的好消息。
今年国庆节期间,侯朝茹曾经的学生努日曼古丽· 伊敏从印度尼西亚打电话向她问候。原来,努日曼古丽在那边的孔子学院教授中文,并已定居在那里。
在侯朝茹的印象里,努日曼古丽是个内向的女孩,家庭贫困,但学习刻苦用功,就在高三那年,她的父亲因病去世。
当天夜里,侯朝茹赶到她家,把她搂在怀里,像母亲一样安慰她,鼓励她做生活的强者。
在侯朝茹的鼓励下,努日曼古丽振作起来,那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三个香梨的温暖
李桂芝也曾被学生艾尼江的母亲送来的三个香梨,甜了12年。那一年,家庭贫困的艾尼江交不上300元学杂费,李桂芝担心孩子就此辍学,自己掏腰包把孩子的学费交了。几天后,艾尼江的母亲来到她的办公室,从口袋里掏出三个香梨,郑重地递给她,“老师,您吃!”
“那三个香梨,是我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李桂枝说,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温暖了此后的每个日子。
中考时,艾尼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深圳内高班。告别时,艾尼江抱着李桂枝哭着说:“老师,我舍不得离开你!”

李桂枝接受《焦点访谈》节目的采访。
2000年,李桂枝离开保定学院到且末支教时,荀轶娜刚刚考入保定学院。三年后,她循着学长、学姐的足迹来到且末,成了李桂枝的同事。
这位清秀美丽的英语老师,刚来到且末三个多月,有一天给学生上课时,突然嗓子发不出声音了。
“当时我感到很害怕,很焦虑,学生们看着我,教室里安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到,这是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一节课。”荀轶娜说。
那天,她对着孩子们哭了,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从此,她戴着耳机、挂着扩音器上课!
之所以坚持下来,荀轶娜说,是因为老师的责任,也因为对学生的爱。
“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开阔了视野,很多学生又回到且末,成了我的同事,在这里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荀轶娜说。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2021/08/27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