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伦说:“我想对1939年的上海人民道声感谢。”图片来源:jewishlinkbwc网站报道截图
1945年二战结束。1949年1月,艾伦一家乘船离开上海,前往刚刚成立的以色列国,选择在赖阿南纳定居。1952年艾伦一家来到了纽约华盛顿高地。1956年6月18日,他们正式成为美国公民。如今,艾伦已经退休了,与结婚45年的丈夫艾略特·克拉科夫(Elliot Krakow)生活在新罗谢尔市,儿孙绕膝。
但是,艾伦一家对上海却念念难忘。2006年4月,艾伦带着87岁高龄的母亲与另外110多名当年在上海避难的难民一同回到了上海。她将那次故地重游称为令人难忘的团聚。
艾伦解释说:“我们代表了当年那些因为上海而在战火中死里逃生的犹太人,上海是二战期间欧洲犹太人最后的避难所。我每天都在想,我们一家能在上海找到安身之所是何等幸运,我们很走运。”
艾伦称,中国政府重视中犹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在中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参与下,犹太难民重返中国的团聚活动非常成功。他们走在老街上,看看故居,看看曾经的教堂、商店和咖啡馆。艾伦寻访了她出生的那家医院,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公寓楼,“旧日时光”重现眼前。艾伦和母亲接受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采访,她的故事记录在了一个展览上。
艾伦至今还保留着一箱箱纪念品、文件和在上海时的照片。“长辈们把所有东西都保存下来了,对此我很珍惜,我希望其他人也不要忘记。”她说道。
她继续说道:“我想对1939年的上海人民道声感谢。每次提到上海,我的内心都无法平静。是你们为这些陌生人敞开了大门,让难民在上海落脚,让他们和你们一起生活,我真的很感激。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谁知道我的父母会有怎样的遭遇,可能我也没有机会在这写这些了。每思及此,我就不寒而栗。”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项目实体提供服务 通河县全力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投产2021/08/29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