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如何防止“一督了之”?中央信访督查组这样开展工作
2019-07-04 08:59: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前期存在法律空白

  “15年了,为什么到现在证还没办下来?”

  有些信访事项,地方政府也存在自己的难处。

  “2003年我等村民响应开发区政府号召,将有证的房屋拆迁支持开发区发展,在规划区建安置房,迁建房屋建成15年了,至今没有办理产权证,多次向基层政府反映,无人解决。所以向国家信访局反映,请求国家信访局领导关心,督促地方政府解决农民迁建房屋不动产登记问题”。

  为了解决产权证的问题,南通市如皋市的石某曾先后三次向国家信访局投诉。

  “整个小区共多少户?”

  “600户,都没有办下来。”

  “政府部门是怎么答复你的?”

  “他们说,证是要办的,但还没有到时间。”

  面对督查组,石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问你们,都已经15年了,为什么我的证到现在还没办下来。”

  官方给出的答复是,上述问题“有其历史上的原因,但其反映的诉求是合理的”。

  历史的原因指的是,2003年新农村建设时实行的是异地迁建,打破了原有村组之间的产权界限,这是法律上的空白,面对督查组,当地政府也道出了自己的难处,“异地建房对照当时的政策,在宅基地使用、建房许可、产权办理等方面不具有可操作性”。

  “以前不是不办,是法律上存在障碍”,有当地官员对督查组说,但随着大家产权意识的逐步增强,这个问题便越来越引起外界的关注。

  一个背景是,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新农村建设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的宅基地的,在退出原宅基地并注销登记后,依法确定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使用权。

  这就为石某的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当时招商引资,老百姓对经济发展做了很大的奉献,我们也一直从政策层面上想办法寻求解决,”面对督查组,如皋市相关负责人表态,“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

  其实,“力争”两个字的背后也存在地方政府的难题。

  石某不知道的是,从2018年10月开始,如皋市就已经在推进集体土地不动产权籍的调查工作,为下一步发放集体土地不动产权证形成基础数据。

  但问题是,在调查过程中也存在困境。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中心科长张浩提到,2014年8月,江苏省国土厅安排睢宁县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宅基地、农宅统一登记试点,“有一个社区共1100户,但最终具备发证条件的只有18户。因为不少宅基地都存在超面积的问题,有不少居民有改扩建行为。”

  “国家出台了很多惠民的政策,但实话讲,有些政策太大了。”南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适当允许地方的探索和尝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督查组到来前一天出现重大转机

  这次督查的重点,除了产权问题,还有生态环境问题。

  “我到省里上访已经22次了,到国家信访局也去了两次,虽然领导重视,但是问题推动力度慢。”面对督查组,1952年出生的栾某某扶了扶眼镜。

  他的问题,也被列入督查事项之列。

  栾某某所在的村庄在行政区划上属扬州地界,西面被引江河与扬州隔开,东南北三面被泰州光电产业园包围,成为一块“飞地”。2014年下半年起,随着该产业园内公司入驻投产,村民的不满也与日俱增,不少村民开始反映园区企业排放废水、废气,污染环境,并要求整体搬迁。

  不过,问题一直迟迟未解。督查组了解到,扬州、泰州两市多次协商,但搬迁工作一直未进入实质性阶段。

  然而,在督查组到扬州的前一天,事情出现了重大转机——5月17日,江苏省民政厅、信访局联合会办,明确将东野、永兴村民组划归泰州,由扬州在1个月内完成区划调整方案,由泰州明确接纳方案,同时制定拆迁安置方案,今年9月1日前完成区划调整后尽快启动拆迁安置工作。

  “老百姓不听过程、只看结果”,面对这个结果,栾某某一连说了三次“很高兴”,“感谢中央督查组,更要感谢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这种高风亮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栾某某说道。

  不过,这件信访事项的背后,再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摆在了桌面上。

  作为全国经济排名靠前的大省,江苏今年1季度的GDP为22883.79亿,排全国第二,但有关环保的信访事项却不断上升。“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永远在路上。”

  为了验证信访人说的是否属实,王英贤去了村庄查看,“村庄和园区的界河水质较差,受访村民对企业排放的刺激性气味反映比较强烈。”

  面对地方政府汇报中“企业不断加强污染治理,监测结果显示排放的水、气污染物均能达到排放标准”的结果,王英贤说,对生态环境来说,国家标准是红线和底线,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不好非要说江苏省哪一个企业执行的排放标准一定要严于国标,但我认为,江苏省环境承载容量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在他看来,相关省份也可以自己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焦志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