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为教师学生减负
今年地方两会上,“学生减负”这个老大难问题因为被上海两会抛出而渐热,也很有可能带动两会以及整个社会来反思:如何为孩子减负,为教师减负,为学校松绑,厘清社会、家庭、学校的边界,三者尊重各自的主体地位,恪守各自的权责边界。
除了关注学生减负,还有很多人发出“为学校和教师也减负”的声音。网友“春暖花开”留言:“我们是最底层的农村小学,可是检查的任务还接连不断,教师们动不动就要加班。希望没有实效的任务能少一点,好让教师潜心钻研业务。”
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现在基层对评审评比评估“三评”问题意见很多,教育部制定了“三评”清单办法,今后不在“三评”清单的不能开展检查。看,从部长到一线教师,“为校长、教师减负”是共同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
残疾儿童少年精准帮扶
“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诉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扩大教育公平的受益面,对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也非常切合政府的执政理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两会前夕,公布这样的政策,也为特殊教育增加了关注热度。关注的焦点有可能集中在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融合教育等。在民进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党派提案中,就有“有关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提案”。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