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力推进互联网进校园,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帮扶缩小城乡教育鸿沟。这是湖北在利用互联网为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扶贫的积极探索,而这种模式正在全国多个城市逐渐铺展开来。
未来网北京4月19日电 黑板里嵌着一台电视机,屏上的图片不时变换着,老师一会儿指着图片讲解,一会儿转身对着讲台前大约2米处一台电视机里8个孩子亲切提问,电视机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当日,湖北麻城师范附属小学的美术老师李霞正在该校的录播教室,给麻城市白果镇的8名一年级学生上课。
而类似的场景出现在另一个城市湖北省黄石市,身处阳新县偏远山村的孩子,可以和在黄石城区的孩子一起“上课”,享受同样的老师教学。
近年来,湖北省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力推进互联网进校园,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帮扶缩小城乡教育鸿沟。这是湖北在利用互联网为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扶贫的积极探索,而这种模式正在全国多个城市逐渐铺展开来。
互联网的普及正悄无声息的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湖北麻城乘马岗镇胡家墩教学点,老师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教育云平台里的课程
时光追溯到一年前,2016年4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实施‘互联网+教育’,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习近平在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的。
实施“互联网+教育”正是助推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把利剑。今年的政府报告中,首次写到扩大在线教育信息消费,显然,在教育进一步改革中,互联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互联网+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实践已让众多山区的孩子们享受到优质教育,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