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河南17地市立法成果显著:《河南省地方立法条例》实施后,有哪些地方性法规获通过?
2017-08-25 15:50:47 来源:大河网 作者:阎乃川 高利国 谢岚 席茜

地方立法权“扩容”进程:从无到有
在我国,地方立法权的酝酿、出台、修订、完善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省以下无立法权;1979年,《地方组织法》实施,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了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权力;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组织法》进行修订,将地方立法权拓展到了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可以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组织法》再次进行修订,将拟定权改为了制定权;2000年,出台《立法法》,将地方立法权的范围扩大到了经济特区的市;今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立法法》进行修订,全国所有设区的市均拥有地方立法权。
《立法法》修改之前,除省级之外,地方立法权仅为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所享有。随着《立法法》的修订,享有立法权的主体数量迅速攀升。据《法制日报》2015年12月18日报道,除原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9个已赋予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共80个主体外,《立法法》又赋予其他237个设区的市(《立法法》修订后,又有两个地区改为设区的市)、30个自治州、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享有地方立法权,地方立法主体共达到351个。
2015年12月4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查批准了《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这是全国新获立法权城市首个提请审议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在地方行使立法权热潮中,江苏镇江成为新获立法权城市中首个“吃螃蟹”的设区的市。
责任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