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走在科技前沿的科学越不会文过饰非、讳谈失败
“神舟七号出舱的时候,舱门开了一个缝儿又关上了。我的心咯噔一下,地面人员都很着急——这就是我们平时实验的时候,无法完全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舱外服的操作工效没法完全摸清造成的。最后翟志刚在同伴的帮助下借用了工具还是把门打开了。这件事也告诉我们:相对机器、自动化的设备而言,人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在追溯航天人研究人因的历史时,揭秘了当年的“险情”。
越是高科技行业越是走在科技前沿的科学,越不会文过饰非、讳谈失败,已经宣布进入中国空间实验室时代的载人航天更是如此。
在会上,陈善广坦率地讲,中国航天今年也是不平静的,长征三号、长征五号发射失败,背后的问题正在反思。对于航天人来说,要时刻保持忧患,他说,我们深知:“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成功不等于成熟”“结果完美不等于过程完美”。其实载人航天是在人的保障、天地协同、返回着陆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改进提高的。
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造在向中国智造过渡的历史时期,阻力不可谓不大。与会的很多专家反映,决策管理层只重视技术与硬件产品本身的先进性,只看到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把技术搞得越先进越好,忘记了人的问题。工程专家意见过于强势,而忽视了人因要素,后果很严重。
虽然让人认识一个问题是需要过程的。但中国的崛起太快、技术爆发性发展太快,“我们如果不重视人因研究,有可能就会成为中国人走出去、一带一路发展的障碍。产品再好,没有考虑到用户安全、使用的方便和习惯,就会丧失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方卫宁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他举例,轨道交通建设,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一个中等的主机厂,一年的机车产量相当于南非一个国家30年的需求量。“我们先期投入那么大,不走出去行吗?”方卫宁反问。
然而,发达国家对车的人因指标要求很高,比如美国就有联邦法规的规定。
中国的工程设计人员到了美国一看,发现美国某些机车、地铁车辆质量没有中国的好,对开发北美市场充满信心。可是得意没多久就被泼了一盆凉水:不是技术先进人家就让你中标的。
参与这个项目的方卫宁对在美国落地之难深有感触。“美国的项目,是过程管理,每一个指标、分析方法、测试流程和测试设备都要满足美方要求,一个环节过不了关,就走不到下一步。由于我们的产品设计研发流程与美方不一样,按照美方的要求,成本一下就加上去了。”比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铁路用户非常注重司机的用户体验,不管你的车有多先进,如果不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或者司机在体验过程中感觉不适,司机所在的工会具有一票否决权,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完成后,很多出口发达国家的铁路车辆需要制作1∶1的模型供用户体验评估,评估通过后,方能制造和生产。这与国内相比,增加了不少研发成本。
“我们的学费是交了,但它不应只属于铁路系统,中国走出去是一个整体。如果能让更多的人重视人因环节的事先设计,就会减少弯路和不必要的损失了。”陈善广说。
好在,相对于首届人因工程大会200多名来自军方和国家大工程的参会人员来说,一年以后的今天,良渚小镇来了470人,更多工业设计的专家参与其中。院士也从9位扩展为15位。
同样是中国的骄傲——高铁。其顶层设计的设计者也把人因工程放在了重要位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院士,去年参加了首届人因工程论坛,向与会者详细地分享了高铁的人因经验。今年,他又来到第二届论坛。他的讲话,让人们意识到中国高铁的成功并不偶然,高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贴近以人为本。
何华武院士展望:高铁客运现在达到每小时350公里,现在是人控为主,世世代代的铁路司机都付出了极为辛勤的劳动,因为整个列车人员的生命安全都系于他一身。下一步要实现在国际上领先的智能高速铁路,标志性技术非常多,其中之一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实现无人驾驶,有人值守。
公众在享受技术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须忍受它的不便。这些中国科学家就是在不遗余力地交叉探索,为公众不断逼近极限——既让人的作用充分展示,也让人更舒适更愉悦更安全。
毕竟,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产业结构正在经历革命性的转型,“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切都在提醒大家,不能再无视人因工程学科的存在——它绝不是一个大工程项目的包装纸,而必须走入核心设计环节。
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沈岩所说,人的因素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发现以及发挥它的作用,使得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人因工程不仅涉及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基础科学问题,比如对人的认识。
人是万物之灵,认识人是人因工程的根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在报告中也都强调了要以系统观来认识人的生理心理规律和健康问题。
“安全、高产、快乐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人因工程关乎每个人。方便了每个用户,能让老百姓有满意感;采用人因理念的产品销量好了,能让工厂有获得感、成就感。人因工程应进入国家战略,要让老百姓都听得懂,都用到自己的领域中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郭小朝建议。
陈善广说,人因工程的本质,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设计”的理念,让科技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让我们创造的世界使人们获得安全感和高品质的生活。这样才能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从而服务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也十分切合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门联动 道外区再拆4.4万余平方米河湖“四乱”2021/09/09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