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九寨沟震后村民重建家园:生活已恢复 期盼从未离去
2017-11-16 09:13:16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第一评

  人在景在九寨就在□李晓亮

  敬畏自然,是因自然伟力,不可抗拒。相信时间,则是在时间的不动声色中,见证历史。三个多月,倏忽而逝。百日之后,九寨正在归来。

  我们不忍触碰哀痛伤痕,但在百日节点,实有必要回顾这一路的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川人没被震垮,反在困顿逆境中,一再爆发出惊世豪情。汶川芦山如是,九寨亦如此。

  携手共建家园,激发出空前的团结、乐观、坚韧、感恩和悲悯,短时内如核裂变般转为强大自救自新的勃兴之力,这才是数次大灾之后,人所共见的可求取的抗灾“最大公约数”。打不倒的,将使你更强大。听着很鸡汤,却是每一位川人,连年耳闻目睹之日常。

  灾后十日,首场大型招聘会;9月1日,学校如期开学;两个多月,受损房屋加固修复基本完成,从临时安置点的陆续返家;三个月,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出台……如果粗略时间点,还嫌不够具象感染,可从一个个九寨人身上,找到这一程“九寨回家路”的更坚实脚印。

  比如,位于景区口的上四寨村,村民信心不移“还是继续整旅游哦”“衣服破了就自己补好,房子坏了就想办法修好。”忙着加固检修翻新扩建的村民,坚信九寨天堂“总会回来的”;

  往返9次穿越“生死线”救游客,入选“中国好人榜”的“锤子兄弟”,也是初心不改,几乎挥着难掩骄傲的导游旗,奋战一线;励志型的,如“小学文化做藏服起家,开出两个民宿”的女老板,只认一点“必须把质量弄好,做旅游可马虎不得”,所以震后哪怕停业,仍不乏老主顾等着新开业后“回来扎起”。

  “重建时光,也是自我提升的准备期,未来两三年,随着高铁高速开通,九寨会更好。”准备把文创部落搬进村子的女孩说。她眼中“家乡的好说不完”的朴素想法,却与科学、绿色、人文、阳光的九寨重建思路不谋而合。“拓景扩容、多点多极”,重新洗牌,多点开花,是为了均衡发展大势。服务全域配套、产业全域联动、成果全民共享,重建也是民族地区的革新过程。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创新机制、强化保障,这都不该是套话,而是在官方和民间互动中,落实到一石一瓦,一车一房的民生业态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重建让民众利益成为唯一旨归,以宜居宜业的未来发展为补偿,实惠真真切切看得见,才是真正灾后重生。

  就如新形成的“双龙海瀑布”,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原则下,自然生态修复,可见可感。更隐性的,比九寨景更深的重建,显然是同样应“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九寨人家的发展规划建设。人在,景在,九寨自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唐金龙杜江茜殷航摄影报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