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时评
搜 索
中国方案照亮全球治理未来(权威论坛)
2018-01-16 14:10: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2017年6月1日,一列旅客列车停靠在肯尼亚蒙内铁路蒙巴萨西站,准备驶向首都内罗毕。这条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新铁路,由中国路桥承建,全线采用中国标准。

  新华社发

  2017年8月25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智利邮政物流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来自中国的包裹。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是智利人主要网购网站之一。

  新华社发

  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2017从都国际论坛”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中国首创的全球治理新词成为热点。与会的20位外国前政要及中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围绕“全球治理与中国主张”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中国已成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和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更加造福于国际社会

  向中国学习“求同存异”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各国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尽管逆全球化力量这两年有所抬头,但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集聚态势来看,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取得了积极成效。而且,在经贸领域,人们的决策和行动更加谨慎,更从现实出发。相比之下,政策制定者对构建全球政治格局缺乏内生动力,更倾向于自扫门前雪。

  然而当今的现实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更包含不同政治体制的共生,需要搁置意识形态的差异。

  我想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之一。基于这一主张,中国政府在世界舞台上提出了很多建议,作出了很多努力。在经济领域,亚投行就是很突出的一个,而它存在的基础仍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求同存异。

  中国这么说,更在这么做。中国—中东欧国家的“16+1”机制是中国与秉持不同价值观的欧洲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的包容性尝试。

  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顺利举办为标志,中国积极通过G20等机制,更加紧密地与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展开合作,继续在世界经济金融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另外,中国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带头积极推进全面减贫,毫无疑问也是有力的例证。

  中国主张助力全球共同行动

  拉脱维亚前总统弗赖贝加

  联合国把消除全球贫困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中国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中国确实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如此庞大人口的贫困问题。着眼未来,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各项倡议,尤其是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以实际举措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支持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伴随着人类社会走过几十年,成果总体是积极的。中国一直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并于上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然而当下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上世纪80年代后取得卓越进步,各大洲有一些国家则因发展问题面临倒退和衰落。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全球治理架构,以实现全球平衡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快速变化、中国快速崛起的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正扮演日益突出的重要角色,相信中国主张将会助力全球的共同行动,以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