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上海"最牛钉子户"14年后拆除 户主:补偿款没多拿
2017-09-19 11:05:41 来源:央视《新闻1+1》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十四年的“钉子户”,为何又搬了?

  节目导视:

  解说:

  从2003年9月通知拆迁,到今天凌晨真的的被拆,上海这次漫长的拆迁持续了整整14年。

  户主张新国:

  还是那么多,还是3+1,三套加一套。

  解说:

  最初的利益诉求,最终并未获得支持,已经当了十四年的钉子户,如今又为何同意拆迁了呢?

  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动迁办主任陆辉:

  其实这是一种交流、沟通,我认为是相当重要当他对你产生了信任了以后,他相信你。

  解说:

  十四年的滞留,十四年的心理博弈,《新闻1+1》今日关注,十四年的“钉子户”,为何又搬了?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我们先来看一张拍摄在今年9月1号的一张图片,这是在上海市松江区的沪亭北路,大家能很清晰的看到,本来笔直的马路之间有一个像别墅一样的小楼,那么我们不妨把镜头拉一点看,可以看到它的确是在马路中间,本来是四条车道往来,到了这呢,就一下的变的拥挤了,变成了两条了,那么这一条小楼在路的中间,当然会给小楼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要知道这样的一个楼房,在这已经矗了14年的时间了,它已经被称作了上海最牛钉子户,但是就在今年这个最牛的钉子户在非常平静的过程中被拆了,为什么这个僵持的14年会最终得到了一个解决,被迁一方还有政府经过了什么样的协商才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一个结果,首先我们还是回到今天的拆迁的现场去看一下。

  解说:

  零星的渣土,几块散落的碎石,新就位的石质路障,上海市松江区泸亭北路上,这座曾经孤零零的寨子矗立长达14年的小楼,今天凌晨终被拆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央视记者俞翔:

  在我身后的这片将近1000平方米的废墟上头,就是原先泸亭北路238号的旧址,那么正是因为这栋老房子,这一段双向四车道的泸亭北路在这无奈被缩减成为了两车道,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今天凌晨,这一栋矗立了14年之久的老房子,终于被拆迁了。

  男:请各部门各就各位。

  解说:

  两台挖掘机马达轰鸣,一台挖掘机从房屋南侧外墙入手,另一太挖掘机从镐头尾向南进行拆除,在经历了一个半小时之后,坚守了14年之久的三层小楼,伴随着房屋主心骨坍塌了一瞬间,哄然的倒下。

  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动迁办主任陆辉:

  这边居住了四万人,如果放在白天的话,会影响交通也会影响出行,居民的人身的安全,所以我们放在凌晨。

  解说:

  凌晨1点25分,在结束了拆迁工作之后,土方车开始将废渣陆续运走,清运工作也持续了四个半小时,而作为这座房子的张新国表示自己并没有到拆除现场,因为看了会很难过。

  户主张新国:

  因为在现场看了我心里难受,我就不去了。我一个人今天早上天一亮,六点钟我又过去了看了一下,有好多路过的人看一看,看到的时候,有好多路过的人在照相(房子)。

  解说:

  从1951年开始张新国的岳父一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1996年,张新国花了20万将这里改造成三层豪宅,最多时一家十口人都居住于此,甚至还有额外的房屋进行出租。

  张新国:我的租金是三千一个月,四千一个月,便宜的租到现在,收房租的话,可以租五万块钱(一年),原来也要四万一年。泸亭北路是建于2003年,而张先生家已经在这座三层楼里面居住了近40年,自从2003年的9月因修路第一次收到拆迁通知,到2008年10月该路确定拓宽方案,因动迁工程产生的滞留,户主张先生家是其中一家,而到了2011年的1月,泸亭北路拓宽工程通车前,张先生家变成唯一没有搬迁的一家。

  张新国:

  2004年之前土地是我们造的,从2011年4月份开始,我们这里要城镇化,所以土地取消了,宅基地取消了,开始盖房了。这个东西论起来,那个合算,那个不合算,因为这个方面是男女性别,这个歧视的不的了,我如果有两个儿子的,他就给我两份,两大两中两小,因为我家是女儿,我们当时11年时候是三套加一套四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